鴻生源兩技術一工程上榜中環協2017年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與示范工程名錄
2017年12月18日,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公布了2017年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名錄和2017年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范工程名錄(中環協[2017]222號)。鴻生源自主研發創新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壓濾好氧中溫發酵處理生產土地改良營養土技術與城鎮生活垃圾水洗分選資源化利用處理技術,及50t/d生活垃圾水洗分選資源化利用處理工程分別成功上榜兩名錄
2017年12月18日,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各專業委員會及各相關行業協會推薦,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組織對2017年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及示范工程專家評審和公示后,正式公布了2017年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名錄和2017年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范工程名錄(中環協[2017]222號)。鴻生源自主研發創新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壓濾好氧中溫發酵處理生產土地改良營養土技術與城鎮生活垃圾水洗分選資源化利用處理技術,及50t/d生活垃圾水洗分選資源化利用處理工程分別成功上榜兩名錄。
鴻生源根據國內外污泥土地利用的趨勢,依據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規范》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通過自主創新,以微生物技術為核心開發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壓濾好氧中溫發酵處理生產土地改良營養土技術。技術擁有相關發明專利2項。項目專用微生物菌劑也已通過國家農業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認證,菌劑安全性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用微生物菌劑》GB20287-2006標準。技術產品執行國家標準《城鎮污水廠污泥處置土地改良用泥質量》GB/T 24500-2009,地方標準《廣西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產物土地利用技術規范(標準)》DBJ/T45-003-2015,企業標準《土地改良用營養土》Q/HSYHB 16-2015。2015年8月,經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鴻生源在南寧市雙定鎮砂石地和平果縣廢棄鋁土礦場建立了2個“廣西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產物土地利用示范試驗基地”,主要就是通過用此技術把污泥制成土地改良用營養土,對砂石地與廢棄礦場的土質進行改良,使經過改良后的土地適用于綜合開發或花木苗種植等,既促進環境保護實現土地的再利用,又實現污泥產物的資源循環利用,從而達到公司秉持的“讓污泥從自然中來回到自然中去”的宗旨。目前,鴻生源在南寧市、玉林市、欽州市、百色市共有5塊總面積達2000多畝的污泥產物土地利用生產基地。
城鎮生活垃圾水洗分選資源化利用處理技術是鴻生源針對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難點,開發出的以微生物技術為核心,通過發酵、分選等一系列過程回收可重復利用的物質,使垃圾變廢為寶的資源化利用技術。技術減少生活垃圾的數量和危害,具有無廢水排放、少蚊蠅少惡臭、資源化程度高、設備操作簡單、運營成本低等優點,入選《2016廣西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技術參考案例》和《2016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兩年攻堅工作指導手冊》,并進入環保部第五批環境服務業試點(環辦科技函[2016]1245號)。采用此技術建成的南寧市西鄉塘鄉鎮片區生活垃圾水洗分選資源化處理中心一期規模為50噸/日,負責處理西鄉塘區雙定、壇洛、金陵三個鄉鎮的生活垃圾,今年7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7年科學技術項目的通知》(建科函【2017】163號),將其列入住建部2017年科學技術項目計劃——科技示范工程項目。此次,該工程成功入圍2017年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范工程。
不忘初心,不負使命。鴻生源將繼續加強環保技術的創新研發與推廣,攻克領域內的難點,在為地方政府提供環境綜合治理服務的同時,推動打造完整的綠色環保循環產業,積極參與廣西及全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夢”而不懈努力。